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的所有物质都是化合物
B.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1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析 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元素的变化等.

解答 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前的物质有一种是单质,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1,故B说法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C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5%的稀硫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Z表面产生气泡,将Z金属片投入Y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有一层银灰色物质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X>Z>YB.Z>Y>XC.X>Y>ZD.Z>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在含有氢氧化钙14.8g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质量为多少的二氧化碳,才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pH试纸B.镁条C.碳酸钠溶液D.硝酸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为同一类别的化合物,D、E、F为另一同类别的化合物,且D为蓝色沉淀,A-E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D的化学式为Cu(OH)2
(2)A→B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在250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并用带尖嘴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另一端的橡胶管先用止水夹夹紧).实验开始时,先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烧瓶中,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水从尖嘴喷出,烧瓶内的液体变为红色,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用物理知识解释溶液上喷的原因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液体压入烧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了补充钙元素,可以饮用含有大量钙、镁离子的硬水
B.消毒剂给自来水杀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工业上可以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从赤铁矿中冶炼金属铁
D.改良酸性土壤,主要利用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