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3)量取48ml的液体,选取50mL(10ml、50ml、100ml)规格的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4)欲用合格的托盘天平称取5.2克固体,砝码与物品颠倒了位置,实际只有4.8克(1克以下用游码).

分析 (1)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实验室给试管内液体药品加热的正确操作方法分析即可;
(3)根据量筒的选取和读数方法及仰视读数的结果考虑;
(4)根据左码右物时物品的实际质量是砝码减游码分析.

解答 解:(1)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这样即可以隔绝空气,又可以降低温度,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填:湿抹布扑灭.
(2)为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故填: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3)为尽量减少误差,量取48mL的液体,选取50mL规格的量筒;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量取到的实际液体正好偏大.
故填:50mL;凹液面最低处;偏大.
(4)左码右物时物品的实际质量是砝码减游码.因为1克以下用游码,所以称取5.2克固体时砝码质量5g,游码质量0.2g,所以物品的实际质量是5g-0.2g=4.8g.
故填:4.8.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克)    17     64     2    0
反应后的质量(克)    m     0     46    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B.反应生成的C与D 的质量比为11:9
C.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可表示为: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氮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Mg3N2,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4:1,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拓展探究】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条,点燃镁条,待镁条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②(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因为小木条不能再氮气中燃烧,而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起到引燃铁丝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将以下物质对应的用途填在空格中(填序号)
A.除去冰箱异味    B.作膨化食品保护气    C.促进水中小颗粒沉降   D.常用作舞台生“烟”
①氮气B;②活性炭A; ③干冰D;④明矾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uO+H2$\frac{\underline{\;\;△\;\;}}{\;}$Cu+H2OB.Cu+2AgNO3=2Ag+Cu(NO32
C.Fe3O4+4CO$\frac{\underline{\;\;△\;\;}}{\;}$Fe+4CO2D.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动手做一个小实验,看谁观察得仔细.填空:
①点燃蜡烛,顶端熔化成液态态,最后燃烧产生明亮的黄白色的火焰.
②在燃烧过程中,蜡烛的长度逐渐变短,
③在烛火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或水杯),烧杯内壁会有一层薄雾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到石灰水会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小浩和小亮同学想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表面的铁锈和油漆,拧成一束呈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以上实验步骤前,小浩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不能燃烧,这是由于氧气的浓度小.
(2)你认为小浩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尽快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作用.
(3)小浩同学实验过程中集气瓶炸裂,你认为原因是瓶底没有放少量的水.
(4)小亮同学实验时,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燃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里氧气量不足、铁丝太粗(答二点即可).
(5)小浩和小亮在实验时发现用带有油漆的细铁丝做实验时,可不需要系火柴而直接点燃,与原实验相比,优点:易燃烧、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缺点:造成空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青铜B.水银C.生铁D.铁矿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现有A、B、C、D、E五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D均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且作生活燃料.“→”是物质间相互转化,“-”是相连两物质间相互反应.其它反应条件和参加反应的物质省略.有如下转化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出物质的化学式:CH2O、ECuO(或FeO或Fe3O4).
(2)写出E→A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frac{\underline{\;\;△\;\;}}{\;}$Cu+CO2
(3)从C→D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属于分解反应.
(4)指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