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在一烧杯中盛有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问答问题:
(1)写出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钡和氯化钠.
(2)写出AB段的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 解:(1)A点时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氯化钡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氯化钡和氯化钠.
(2)AB段时,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故填:产生白色沉淀.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2012年9月13日凌晨,330国道鹿城区藤桥路段发生一起浓盐酸泄漏事故.一辆装载15吨浓盐酸的槽罐车遭遇一辆货车追尾,导致盐酸储罐破损,大量盐酸泄漏,路面突然飘起了“白雾”.市消防队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紧急调派约4吨某物质,进行紧急排险.经过处理,环保部门检测发现,除一段约200米长的河道河水偏酸性外,其他地方的污染已经基本被排除.
(1)事故中“白雾”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消防大队调运来的用于中和盐酸的某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有剧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用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FeSO4+H2S↑;
(3)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填“固固加热”或“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
(4)硫化氢气体可以燃烧,当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的产物是单质硫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2S↓;
(5)当氧气充足时,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
C.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分子D.三种物质都含有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醛(化学式是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生产上可以作为防腐剂,在生产服装布料的过程中加入甲醛可使服装达到防皱效果.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是有机物
B.可以用甲醛浸泡海鲜防腐
C.组成甲醛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若买回的服装中有残留甲醛,可用水洗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8mL液体
B.
由试管底部套上试管夹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除去CO中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21.3%,二氧化硫、臭氧和PM2.5对空气造成污染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0.97%
C.用沼气、潮汐能等新能源代替煤可减少酸雨
D.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是钛和钛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二氧化锰中逐渐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B.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