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氯原子2Cl;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N2
(3)碳酸根离子CO32-
(4)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4)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CO32-
(4)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
故答案为:(1)2Cl;(2)N2;(3)CO32-;(4)C2H5OH.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活动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
(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请写出铁粉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实验过程中采取了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后过滤,还有黑色粉末存在.
(3)小华提出了猜想Ⅰ和猜想Ⅱ,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查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猜想Ⅰ;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Ⅱ;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Ⅲ;黑色粉末A由铁粉、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组成.
方案实验操作可能的现象结论1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猜想 I正确2取适量黑色粉末A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猜想 II正确3取适量黑色粉末B加入足量稀盐酸黑色粉末全部溶解猜想 II正确4    ⑤⑥猜想Ⅲ正确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2和方案3中得出的结论都不正确,其理由是取适量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含有四氧化三铁时,也发生同样的现象.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可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请写出只生成氧化亚铁的方程式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O+CO2
【成分测定】经试验测定黑色粉末A是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小红称取了10g该黑色粉末,通入足量的灼热的CO气体反应,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9.2g,求该粉末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①②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正确的是C
A、氢氧化钙: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硫酸铵:作氮肥  D、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CaCl2的混合物(填化学式);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 2CO3的混合物.
猜想4:滤液中溶质是NaCl、Na 2CO3和CaCl2的混合物.
你认为上述猜想4有错误,理由是碳酸钠和氯化钙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3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小红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小红同学不能(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AgNO3可能与NaCl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含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立即派遣救援队参与救援.搜救犬能搜索到生命迹象的原因是(  )
A.分子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现有A、B、C、D是四种粒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属于3种元素的粒子;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填序号).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B(填序号);
(3)D中x=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Cl2═BaCO3↓+2NaCl.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I;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I和BaCl2(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I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l)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3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能(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
选项目的方案一方案二
A除去木炭中的氧化铜加足量稀盐酸,过滤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B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滤液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测溶液的pH取样,加FeCl3溶液
D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通入澄清石灰水点燃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