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2)站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花香,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气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2)站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故答案为:(1)气体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长颈漏斗,c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A(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C和F相连,轻推注射器,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好,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与B比较)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节约药品.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m(填“m”或“n”)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n(填“m”或“n”)端通入.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F(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举一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等(合理即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铜等(合理即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
(1)图中A是高锰酸钾,B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H是二氧化碳.
(2)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③(填序号).
(3)写出生成D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请通过观察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反应条件不完全相同,CO还原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而C还原氧化铜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实验现象也有共同之处.都生成了二氧化碳.甲、乙中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O+CO$\frac{\underline{\;\;△\;\;}}{\;}$Cu+CO2、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2)从装置上看,甲、乙均需将导管尾部插人澄清石灰水中.目的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为了防止CO污染环境,在装置甲中a处应连接收集装置或放置酒精灯
(3)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点燃酒精灯之前,必须先通一会儿CO(或N2).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加热发生爆炸
(4)实验结束后,甲装置中的红色物质又变成黑色物质.原因是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为了防止此现象的发生.熄灯后还需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5)甲、乙两个实验说明CO和C都具有还原性,且CO的还原性强于(填“强于”或“弱于”)C的还原性.他们都可用于金属冶炼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质量
B.
溶解固体
C.
倾倒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2个硫原子:2S    
(2)4个亚铁离子:4Fe2+
(3)3个氢分子:3H2    
(4)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P2O5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O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氢的氧化物)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可表示如图:

”为A2,“”为B2,已知M1(B2)=28,若参加反应的A2质量为9g,生成的产物质量为51g,则M1(生成物)=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1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②集气瓶.
(2)小张选用A和E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CO2或O2 (答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小红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他认为H装置完全可以代替D装置.小红的做法是先在H中装满水,然后从a中通入难溶性气体.用H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可以从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
(4)二氧化碳也可以用G装置测定气体的体积,在水面要加一层植物油,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5)兴趣小组利用图2所示实验装置研究燃烧的条件: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2H2O+O2↑,通过以上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