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1)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并判断溶质是否能全部溶解,确定溶液的质量;
(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4)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解答即可.
解答 解:(1)据图可以看出,P点时ac相交于一点,表示在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且在此温度下b的溶解度大于a,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b,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据图可以看出小于a,是最小,故填:b>a>c;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说明有固体析出,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缘故;
故答案为:(1)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2)75;(3)b>a>c;(4)NaOH溶于水放热,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解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你的猜想 | 验证猜想你选择的试剂 | 观察到的现象(证实猜想正确) |
碳酸钠(硫酸钠) |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硝酸钡溶液、稀硝酸) | 生成了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比较项目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 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
收集过程分析 | 集满现象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 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
向收集到CO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 先浑浊后变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 | ①用排水法收集满二氧化碳现象明显; ②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更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安全常识 | B | 生活知识 |
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 煤气中毒──CO引起 | 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 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 | ||
C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 | 物质分类 |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N2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空气──混合物 河水──氧化物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