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00mL水中含有约1.67×1025个水分子,说明(  )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D 【解析】 500mL水中含有约1.67×1025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1《海洋化学资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K B. Ca C. Mg D. Na

D 【解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故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 5.3g B. 5.1 g C. 5.0 g D. 4.9 g

D 【解析】 小强用托盘天平称量5.1g食盐时,则他用的是5g的砝码和0.1g的游码;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5.0g﹣0.1g=4.9g.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酚酞试液变_____色。

(2)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A、B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C烧杯其中滴加约5mL浓氨水。(如图所示)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该实验证明了_____(写出一条)。

红;A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A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通过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可知,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溶解在水中时能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1)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填空题

请从物质的组成、构成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_____;

(2)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_____;

(3)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_____.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溶液中都存在 H+. 【解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等知识进行分析、考虑,得出正确的结论。 (1)金刚石和石墨都由是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2)不同物质的具有不同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3)稀盐酸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塑料带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正确;B、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不受温度的限制,结冰后水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错误;C、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是因为洋葱中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眼睛中,正确;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

A.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 【解析】 试题A、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是因为构成樟脑球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不断的向空气中扩散,所以可以用分子来解释,故A错;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而使人闻到味道,故B错;C、由于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沙尘暴起,尘土满天是物质,而不能用分子和原子解释,故C正确;D、金块和铅块都是由原子构成,因为原子在不断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填空题

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无色透明液体;②易挥发;③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④易燃烧;⑤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用序号回答: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用文字回答: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 

①②③④⑤酒精汽化酒精燃烧 【解析】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颜色、状态、挥发性和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属于化学性质;酒精气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有新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二氧化碳验满时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防止污染药品,故错误; C、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着试管,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故正确; D、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