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C、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反应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电解水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电解水时,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反应前后水分子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解: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由于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所以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原子种类没变,也是这一实验的结论.
另外实验的一些其他的现象如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等可看做是该题的答案.
因此可得出如下结论: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③水在通电条件下被分解成H2和O2;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无法证明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这一结论.
故选D.
点评:此题详细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实验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一比二,这里的比是体积比.电解水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组成物质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磷B、氯C、镁D、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端午节,各地有赛龙舟、挂菖蒲、撒硫磺、吃灰水粽等习俗.制作灰水粽所用灰水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回答以下问题:
(1)硫磺、碳酸钾分别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向盛有少量灰水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向盛有少量灰水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钯(Pd)在某新型药物合成反应的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金属钯在此反应中作为(  )
A、反应物B、生成物
C、催化剂D、乳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农民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放在沼气池中发酵可制取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做农家肥.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调查和讨论、实验探究.
(1)猜想:根据沼气的成分猜想玉米的秸秆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2)设计实验:
探究步骤预期的现象相关结论
用坩埚钳夹持一小段烘干的玉米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玉米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能够观察到瓶壁上有水珠产物中有
 
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产物中有
 
(3)结论与解释:
①将玉米秸秆烘干的目的是:a.
 
;b.
 

②根据以上探究,有些同学们得出结论:秸秆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4)反思与评价:你认为这些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5)拓展与应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处理玉米秸秆的方式是直接烧掉,试从环境、原料利用等方面说明将玉米秸秆制成沼气的重要意义:①清洁,保护环境;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单质,已知:X+2YNO3═2Y+X(NO32,X+H2SO4→不反应,Z+H2SO4=ZSO4+H2↑.由此推知,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X>Y>Z
B、Z>X>Y
C、Y>X>Z
D、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以看出,M、N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2)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
(3)t2℃时,在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M、N各20g,充分搅拌,该温度时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氮气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氟原子结构示意图,
(1)方框中的数字应该是
 

(2)面值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其面值左下方的数字“100”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倾斜看为蓝色.防伪油墨中含有氟化镁,氟化镁的化学式为
 

(3)市售的某种含氟(符号为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Na2FPO3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