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
(2)20℃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
(3)50℃时,KCl溶液的最大浓度(列式即可)为$\frac{40g}{100g+40g}$×100%;
(4)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20℃后,没有(“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60gKNO3结晶析出.
(5)现有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将该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析出了1g晶体,再恒温蒸发5g水后,又析出了2g克晶体,则保持温度不变,原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所需蒸发水的质量是7.5g.

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是否析出晶体;
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解答 解:(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故填: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
(2)20℃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20.
(3)50℃时,KCl的溶解度是40g,溶液的最大浓度为:$\frac{40g}{100g+40g}$×100%.
故填:$\frac{40g}{100g+40g}$×100%.
(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5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g,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5g,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90g,10gNaCl和90g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20℃后,没有NaCl析出,有60gKNO3结晶析出.
故填:没有;60.
(5)将该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析出了1g晶体,变成了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5g水后,又析出了2g克晶体,说明5g水溶解2g溶质恰好饱和,因此1g溶质溶解在2.5g水中恰好饱和,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原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所需蒸发水的质量是10g-2.5g=7.5g.
故填:7.5.

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指示酸碱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
②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混合均匀,反应充分;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
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B(填字母);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B.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C.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
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图2).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Cl、HCl;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稀盐酸的密度;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原因2NaOH+CO2=Na2CO3+H2O;若要除去该溶液中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或逐滴加入石灰水至刚好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A
A.过滤B.煮沸C.蒸馏D.吸附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H2和O2(填化学式),质量比为1:8.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水能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说明:下述实验中所用的8根铁丝均从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探究1: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5根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V(O2)%实验现象
90%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70%燃烧比90%的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65%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比70%的短,实验成功
60%燃烧比65%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55%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探究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乙同学认为是聚热效果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的预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中3个集气瓶均盛有等量的水和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3根铁丝,将1根拉直,另两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II最剧烈,其次是 III,较弱的是 I.
回答下述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通过探究1实验,丙同学得出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60%,你对他得出的结论的看法是结论错误,应该在60%、55%再选择一些数据进行验证.
(3)探究2实验中,3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增大反应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根据探究2实验,你认为乙(填“甲”或“乙”)同学说法合理,其理由是铁丝的长度是相同的.
(5)探究1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每瓶都要留存30mL水,以防止熔融物炸裂瓶底.实验中收集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时,设应向空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x,请列出能求解x的计算式(310mL-V)×21%+(V-30mL)=(310mL-30mL)×90%(空集气瓶容积为310mL,不考虑橡皮塞所占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装满水的玻璃瓶子放进冰箱急冻,玻璃瓶会破裂是由于(  )
A.水分子会停止运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
C.水分子的体积增大了D.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产地不同的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试验次数12345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5%10%15%5%10%15%
大理石的种类AAABB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453829564234
(1)由实验方案可知,CO2的产生速度与稀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种类 因素有关.
.(2)该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不足,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还要控制石灰石颗粒大小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率,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相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4)如图为实验中测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体积的实验装置,
①通过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可以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但有同学认为,图中的测量方法容易带来误差,请指出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一点原因导管内有水残留(合理答案即可);②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
(5)影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还有哪些,请指出一点,并设计实验证明.如果你能正确回答,你将得到4分奖励,但本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00分.
影响因素:温度(或石灰石颗粒大小等合理即可).
实验方案:在不同的温度下,利用相同形状、相同产地的石灰石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表图画记录了中国消防博物馆.
古代厅-徽派防火墙近现代厅-灭火器
         
防火防灾体验馆
常见的防火安全标志火灾时,穿过浓烟
请结合图画回答问题.
(1)古代厅.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相比,人类用火、防火的历史则更为久远.依据灭火原理,徽派防火墙(又叫马头墙,能阻止火灾蔓延)的主要作用是封火墙可以起到隔离易燃物的作用.
(2)近现代厅.明国时期,化学灭火剂由外埠引入使用,消防工业兴起并逐步兴盛.
①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化学式为CF3CFHCF3,所含元素种类有3种.
②固体灭火剂-BC干粉灭火剂,它的主要原料是NaHCO3,灭火过程中生成的CO2能起到灭火作用,这是由于CO2具有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防火防灾体验馆.通过场景模拟,使我们了解并掌握基础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①常见的防火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C(填字母序号).
②火灾时,穿过浓烟的正确做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态前行.
(4)防火灭火大讲堂.
①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Sb2O5. ②固体Al(OH)3高温分解生成固体Al2O3和H2O,请依据反应原理分析选择Al(OH)3作为阻燃剂的原因是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依据化学式Al(OH)3计算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计算式为27+16×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优选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温度计中水银柱受热上升,说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
C.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搜救犬能搜救地震中的幸存者,说明分子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B.纸里包不住火C.玉不琢不成器D.百炼方能成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