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将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固体质量比乙固体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A正确;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固体质量比乙固体质量大,故B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中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某同学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 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与稀盐酸反应.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其原因是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反应中逐渐降低.
(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3.8克铝箔样品与10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103.4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符号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B.H2C.HgD.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钙和水反应CaO+H2O═Ca(OH)2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在钢铁制品表面喷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C.加热氧化汞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相互反应,“→”表示前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后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和C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E和F含有相同的元素,G是黑色固体,H是非金属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CaCO3;A的俗名:生石灰;C属于碱(填“酸”、“碱”或“盐”)
(2)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E+G→F属于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H→E: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D→A: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铜片加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铝箔B.铁锅C.铜导线D.金项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在一起,他们对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NaCl、Na2CO3  猜想②NaCl、Na2CO3、NaOH
猜想③NaCl、HCl、Na2CO3  猜想④:NaCl、HCl、猜想⑤:NaCl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③(填序号).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据此,他认为猜想②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不合理,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混合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②成立
②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反思】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 ②Ca(OH)2溶液③Ca(NO32溶液 ④稀盐酸,能否代替乙同学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①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