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不可加热,且用化学方法)(  )
A.Na2SO4 BaCl2 NaNO3 KNO3B.CuSO4 NaOH NaNO3 KCl
C.NaCl AgNO3 HCl NaNO3D.K2CO3 K2SO4 H2SO4 Ba(NO32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 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2SO4、BaCl2 溶液反应能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与NaCl、HCl溶液反应能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K2CO3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NO3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D.

点评 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Ag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如果在滤液中插入光洁的铁片,发现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含Cu(NO32
D.如果向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Fe、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D.水通电分解制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根据下列装置图1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开始实验加热时要先给试管均匀预热后集中在药品处加热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反应氯酸钾$\stackrel{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通常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3)若选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没有预热、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要求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黄铜(锌和铜的合金)、生铁是两种常见的合金.
(1)将黄铜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最后残留的固体是铜.
(2)将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的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最后残留的固体主要是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在20℃时,在一支试管里盛10g水,放入0.1g熟石灰,搅拌,有白色固体沉淀降到试管底部,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的液体,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色的溶液B.属于稀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D.属于浓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配平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1C2H4+3O2--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C
A.水、高锰酸钾          B,空气、五氧化二磷
C.氧化镁、二氧化锰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