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选填序号)
(2)若将实验装置B和C组合,则可在实验室取O2或H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或Zn+H2SO4=ZnSO4+H2↑.
(3)实验室若使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可将氢气从右端通入(填“左”或“右”)

分析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实验室若使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可将氢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解答 解:(1)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故答案为:A;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O2或H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或Zn+H2SO4=ZnSO4+H2↑;
(3)实验室若使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可将氢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右;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地沟油”烹调食物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小苏打焙制糕点D.用霉变的花生榨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步行、騎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通过加髙烟囱排除放工业废气
C.鼓励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
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B、C、D、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H2SO4
E物质的用途有灭火.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从K、S、Cu、H、O、N、C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CuSO4;(2)不含金属元素的碱是NH3•H2O;
(3)具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C;  (4)农业上常用的复合肥料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最适宜在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一组原料是(  )
A.铁和稀硫酸B.锌和稀硫酸C.镁和浓盐酸D.大理石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碳酸氢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某班同学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跟他们一起参加探究.
资料:1.碳酸氢铵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极易吸收水蒸气.
2.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HCO3+H2SO4═(NH42SO4+2H2O+2CO2
3.碳酸氢铵化肥含氮量的国家标准是:一级品含氮量≥17.10%,二级品含氮量≥16.80%.
4.碳酸氢铵化肥中所含杂质不含氮元素,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甲:取样10.0克,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测量C装置在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氨气能与硫酸反应):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frac{\underline{\;\;△\;\;}}{\;}$NH3↑+CO2↑+H2O.
(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
(3)该组同学用以上装置测出的氮元素含量明显偏大,可能的原因是B.
A.试管中还有残留的气体没有被吸收 B.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中
C.样品中碳酸氢铵没有完全分解
(4)经同学们讨论,认为C中浓硫酸最好换成下列某种试剂,你认为该试剂是B.
A.水 B.稀硫酸 C.浓盐酸
(5)碳酸氢铵完全分解后,应该先断开C装置再移走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液体倒吸.
方案乙:取样10.0克,加水完全溶解配成试样溶液,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③打开b处弹簧夹,从a处通入空气;④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⑤关闭b处弹簧夹;⑥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无气泡产生;⑦----;⑧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
(1)请补出上面步骤中缺少的步骤打开b处弹簧夹,缓缓通入空气.
(2)装置A中装入的试剂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没有此装置,实验最后测出的化肥中氮元素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
(4)实验中,该组同学测得反应后D装置及其中药品的质量增加了5.4g,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保留1位小数)
在分析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后,老师提出了方案丙进行精确测定.
方案丙:①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2.000g化肥样品,装入锥形瓶中;②往锥形瓶中加入50mL浓度为0,.049g/mL的硫酸溶液,振荡,使其与样品完全反应;③加热煮沸;④冷却,滴入几滴混合指示剂;⑤往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入浓度为0.040g/mL的氢氧化钠溶液,至锥形瓶中液体变为灰绿色(此时多余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硫酸铵未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共用去25mL氢氧化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天平称样品时必须迅速,原因是防止碳酸氢铵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2)第③步中加热煮沸的目的是赶出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3)第⑤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4)通过计算判断该碳酸氢铵化肥属于一级品还是二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收集O2的装置可选择C或D(填字母).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bcda(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填操作),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H2气体.②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写出产生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Fe(填化学式). 
【验证猜想】方法为:用磁铁吸引或加入盐酸有气泡.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右图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C(填化学式).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frac{1}{5}$.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