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2NaOH═Na2SO4 +2H2O.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对实验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针对疑问,小明同学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小华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剩余的猜想进行了探究:
(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套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取少量烧杯中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有H2SO4
方案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溶液中有H2SO4
方案三加入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有H2SO4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探究,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二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写出方案一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方案是错误的,原因是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分析 【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1)CuSO4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2)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色;
【评价反思】(1)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答 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 +2H2O;
故填:H2SO4+2NaOH═Na2SO4 +2H2O;
【假设猜想】酸或碱可能过量,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而猜想四为有Na2SO4、H2SO4和NaOH,酸碱过可以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
故填:猜想四;
【实验探究】(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而实验中向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故填:NaOH或氢氧化钠;
(2)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有H2SO4.故填:溶液变红;
【评价反思】(1)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故填: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该方案中稀硫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故答案是: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点评 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面审题,认真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10年11月27日晚20时,燃烧了16天的广州亚运主火炬塔缓慢熄灭.主火炬塔过程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撤离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2g.
( 2 )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
( 3 )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称量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 4 )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
( 5 )量取水时,如果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或“偏小”)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将15克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0.6克(杂质不溶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前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下表是几种常用燃料(1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物质炭粉(C)一氧化碳
(CO)
氢气
(H2
甲烷
(CH4
乙醇
(C2H5OH)
状态固体气体气体气体液体
热量(kJ)392.8282.6285.8890.31367
(1)从热量角度分析,目前最适合家庭使用的优质气体燃料是甲烷;
(2)1mol炭粉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3)充分燃烧1mol表中各种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是“XXX”钙片商品标签图.
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2)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496g.
(3)小蓉同学为测其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为47.8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我来求出: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通过计算判断标签上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属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我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1)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遇到明火.
(2)如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H2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4.0%~74.2%
CH45%~15%
CO12.5%~74.2%
(3)如图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B.

(4)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该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HCl、NaCl;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成分都是有害的
B.空气主要供给人类呼吸,在工业农业生产上用途不大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氧气,更有益于人类的发展
D.空气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