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有 Fe(NO3)2和Mg(NO3)2
B.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 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 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宁夏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 )
A. 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
B. 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
C. 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D. 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
C.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D.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燃烧生成水,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水的电解过程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 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大量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诊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大黄同学喝“养乐多”时感觉有酸味,他猜测其中有酸。査阅资料大黄同学得知,养乐多含有乳酸。
(提出问题)乳酸是否具有酸的通性?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乳酸溶液中加入石蕊 | 石蕊变红 | 乳酸具有酸的通性 |
在乳酸溶液中加入_____(填化学式) | 有气泡产生,点燃气泡产生爆鸣声 | |
在乳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 | _____ |
(实验反思)(1)从微粒角度看,乳酸具有酸的通性是因为其溶液中存在大量_____;
(2)乳酸化学符号用HL表示,写出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定量研究)为测定乳酸组成元素和化学式,称取6.0g乳酸放入如图加热装置中(夹持仪器未画出),通入充足氧气使之完全燃烧,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先后通过装置B、C.试回答:
(1)为顺利完成实验,将方框内所示装置放入B、C位置时,正确的导管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正确方式连接B、C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后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增重_____g,浓硫酸增重3.6g,则乳酸中碳元素:氢元素质量比=6:1;
(3)已知乳酸相对分子质量是90,则乳酸的化学式为_____。
(反思拓展)乳酸经过聚合反应可以制成聚乳酸塑料[(C3H4O2)n,n>1000],聚乳酸塑料常温下会降解生成CO2和H2O.以下对聚乳酸认识正确的是_____。
A 聚乳酸制成的外卖快餐饭盒,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B 聚乳酸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聚乳酸降解发生了分解反应
D聚乳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9: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诊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锌、钙、硒、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厨房内煤气泄漏后应该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C. 若“”表示氧原子,则“
”和“
”都表示的是化合物,且都是氧化物
D.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50g 20%的氯化钠溶液时,量水时仰视或称量的氯化钠药品不纯,均使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用B装置制取气体,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将长颈漏斗改为_____。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_。用C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用铁丝网代替多孔隔板,则产生新增杂质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氮元素的化合价:
C. 溶液的pH: D. 人体中的元素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