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HCOSCuFe
(1)若某物质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物质的化学式是H2O.
(2)若某气体可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该气体是CO.
(3)若某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气体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
(4)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
(5)将铁丝插入一种蓝色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故填:H2O.
(2)可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填:CO.
(3)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气体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填:C、H.
(4)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则是碳和一氧化碳,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
(5)将铁丝插入一种蓝色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故填:浅绿,Fe+CuSO4=FeSO4+Cu.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周围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图1所示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D.
(2)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随着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会逐渐升高.如图2是研究水沸点的实验.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 A滴入试管②,打开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B(填序号).并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序号ABC
液体A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B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3)“生命吸管”(如图3)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
①该装置能否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否(填“能”或“否”).
②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③家庭中,要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充入食品中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在冶铁工业中要用到一氧化碳,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中含有铅这种物质,所以铅笔有毒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
C.空气中的CO2含量达到10%的时候,会导致人死亡,所以这是种一有毒的气体
D.某物质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和防止氧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取适量氢氧化钠稀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酚酞试液,随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观察到的现象酚酞试液变红色,随后红色变成无色
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
编号盐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7.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U型管中出现液面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小军用如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乙、丙、丁…
A地壳中较多的金属镁、锌、铜…
B常见的氧化物水、氧化铜、氯化钾…
C常见的易燃物汽油、酒精、盐酸…
D自然界的混合物空气、石灰石、天然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图中P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将30 g 乙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B.氯化钠C.活性炭D.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