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按下图所示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打开K,向装置A中滴加适量的溶液甲,有气体逸出,黑色粉末不减少。一段时间后,装置B、C中均出现白色浑浊。反应结束后,关闭K,向装置C中加入大量的水,装置C中的白色浑浊不消失。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中能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是 。
⑵ 补全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 。
⑶ 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 。
⑷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装置B、C中白色浑浊均是碳酸钙
② 装置B可以起到贮存气体的作用
③ 反应前后装置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0无锡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I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问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 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无锡3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I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问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2011年度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分)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
(1)计算: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
(2)甲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错误的操作步骤有 和 (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名称为 ;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乙同学在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时,不小心有一部分氯化钠固体撒出,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15%相比 (答“偏低”、“偏高”、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