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浓硫酸的稀释
C.
干燥氧气
D.
测定某溶液的pH

分析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郊外野炊,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助解决下列问题:
(1)出发前,同学们自带牛奶、馒头、苹果等食品以及铁锅、铁铲、纯棉帽子、塑料凳子等生活用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牛奶.
(2)野炊开始后,同学们从附近取来井水做饭,小明用肥皂水的方法检验后确定井水是硬水,并用煮沸的方法进行软化,小兵烧火时发现木柴燃烧不旺,产生很多浓烟,于是他把木柴架空,这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3)野炊结束后,小鹏用水将灶火浇灭,其原理是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小红用洗洁精清洗餐具,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洗完锅后,为防止铁锅生锈,小丽采取的方法是擦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1)仪器 ②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 BC(填序号)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可用D(填序号)装置.
(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配制结束后发现是使用I图方法进行称量的,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9%.(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蒸发时用到的装置是H,该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有氨味的气体
B.把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二氧化碳中变成红色,取出稍稍加热试纸就会变成白色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无色雾滴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D(填“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2)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为-2价,而铁元素既有+2价,也有+3价,作为金属氧化物它也能与盐酸反应,且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8HCl═2FeCl3+FeCl2+4H2O,该反应不属于(“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②铜和稀硫酸 ③食盐和水 ④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A.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选用的一组装置是BC(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能够随时使反应进行或停止.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frac{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通许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实验室可以用pH试纸测定其溶液的酸碱度.
(3)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稀盐酸
 产生气泡猜想
三成立
【拓展延伸】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原反应的物质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仪器或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玻璃烧杯
B.
铁架台
C.
橡胶塞
D.试管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