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研究金属镁与空气中氮气的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氮化镁(Mg3N2)的性质.
[资料在线]:
①金属镁与空气中的各主要成分(括号中的物质)都会反应,分别会生成下列物质:
MgO (O2或CO2)  Mg(OH)2 (H2O)  Mg3N2 (N2
②Mg3N2的化学性质:Mg3N2+6H2O=3Mg(OH)2+2NH3
实验一:除去空气中的O2、CO2、H2O,得到的N2用于制取氮化镁.

(1)足量的红磷燃烧后冷却(如17-图1),打开止水夹水倒流,水约占集气瓶空间容积的$\frac{1}{5}$.
(2)将 (1)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d→e→c→b两洗气瓶(如17-图2),将得到较纯的氮气.
(3)若 (1)实验中改为燃烧足量的蜡烛,锥形瓶中的水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要确保液体的倒流并达到 (1)的现象,需进行的引发操作是A(填一选项).
A.从a中鼓入少量空气   B.打开集气瓶瓶塞    C.打开锥形瓶瓶塞
实验二:若直接在空气中点燃镁粉,有淡黄色的固体物质Mg3N2生成.
(4)写出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5)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生成的固体中有Mg3N2存在:将生成的固体溶于水,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分析 (1)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解答;
(2)根据需要先除二氧化碳,再除水分解答;
(3)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解答;
(4)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5)根据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解答.

解答 解:(1)足量的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流,水约占集气瓶空间容积的$\frac{1}{5}$;
(2)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空气中的C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除杂时都是长进短出,导管口之间的连接顺序是:d→e→c;
(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瓶内气压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要确保液体的倒流并达到 (1)的现象,需进行的引发操作是从a中鼓入少量空气;
(4)镁条与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属于化合反应;
(5)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加入到水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存在Mg3N2
答案:
(1)$\frac{1}{5}$;
(2)d→e→c;
(3)A;
(4)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化合反应;                                             
(5)将生成的固体溶于水,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和镁及其化合物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汇川区某校九年级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很高兴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有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N2NONO2
顏色无色 无色无色红棕色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
【猜想与分析】(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2)大家一致认同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变成N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实验探究】小勇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他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证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根据探究结果可知,稀HNO3能跟铜反应的原因是硝酸具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氯化钡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用二氧化碳区分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过滤操作中一定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B
A、试管    B、漏斗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或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实验台上有四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別是碳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这四种溶液,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四种溶液按A、B、C、D进行编号,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碳酸钾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为中性,碳酸钡是难溶于水的固体.
【实验现象】
(1)步骤一中,A、B、C中现象相同,D中现象不同,D中的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2)步骤二中,A中无现象,B中有气泡产生,C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3)A为氯化钠溶液,B为稀硫酸溶液,C为氯化钡溶液,D为碳酸钾溶液;
【讨论交流】
(4)碳酸钾属于盐,农业上可用作钾肥(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5)步骤一也可以用测定四种溶液pH的方法,测定pH小于7的溶液为H2SO4(填溶液中溶质化学式);
(6)步骤二中,有气泡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西达苯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
D.西达苯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通过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Li)
  锂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密度比所有的油和液态烃都小,故应存放于液体石蜡中;与稀硫酸迅速反应生成硫酸锂(Li2SO4)和氢气;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的氢气,并且放出热量.
  我国的锂矿资源丰富,以目前我国的锂盐产量计算,仅江西云母锂矿就可供开采上百年.
  1800年发明世界上第一个电池,后来陆续发明了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是本世纪才研制开发的优质能源,是很有前途的动力电池.当前手机中广泛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高能锂电池.用锂电池发电来开动汽车,行车费只有普通汽油发动机车的$\frac{1}{3}$.
  总的来讲,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1)请写出一条锂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锂的一条化学性质2Li+2H2O=2LiOH+H2↑,锂着火了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是锂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放出热量;
(3)锂电池广泛用于手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的好处是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A装置中任意两种仪器的名称锥形瓶、长颈漏斗等.
(2)若选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D(填写字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你认为最理想的发生装置是C(填写字母),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甲烷燃烧B.干冰升华C.汽油挥发D.西瓜榨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