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1)已知几种离子或原子的结构、带电情况及其化合价如表所示.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带负荷的原子属于阴离子”.还能总结出:
①所带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不等的原子是离子,②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是原子.
微粒结构
示意图
微粒类型阴离子阴离子原子阳离子阳离子
微粒所带
电荷
2个单位负电荷1个单位负电荷不显电性1个单位正电荷2个单位正电荷
化合价-2-10+1+2
(2)如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C、D、E、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DE(填字母序号,下同),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F.
②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
③写出一条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镁元素的质子数12.(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 (1)弄清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意义,带负电荷的是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荷的是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不显电性的是原子:质子数=电子数,而且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化合价数相等,正负相同.
(2)
①由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C、D、E、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最容易得到电子的.
②由A和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推测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写出一条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如:镁原子序数为12;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为金属元素等.

解答 解:
(1)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不显电性;在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荷的是阳离子,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荷的是阴离子,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而且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其元素的化合价数,正负相同.
(2)①由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C、D、E、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D、E,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F.故填:D、E,F;
②由A和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易失去2个电子,B易得到1个电子;故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故填:MgCl2
③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镁元素的质子数12(或镁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2 或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答案为:镁元素的质子数12:镁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2: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故答案为:
(1)
①所带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不等的原子是离子;
②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是原子;
(2)
①DE    F
②MgCl2
③镁元素的质子数12

点评 主要考查了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意义及阴阳离子、原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铜粉和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A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再加入钠盐B的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A是氯化钡(或BaCl2);B是硫酸钠(或Na2SO4).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BaCl2+2AgNO3═2AgCl↓+Ba(NO32或Na2SO4+↓+Ba(NO32═BaSO4↓+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写出下列数字“2”的意义
(1)H2O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2)SO42-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3)2Cu2+2个铜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请根据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

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a为活塞,b为支管口.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①通过仔细观察,可看到下面的试纸先变红,上面的试纸后边红.
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的火焰熄灭.
③综合分析①和②现象,能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溶液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中锌粒表面有气泡,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溶液A挥发出来的物质遇水形成酸,锌粒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紫黑色固体受热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3)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烧碱和氢气:2Na+2H2O=2Na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目前全球正面临着能源、环境、水资源、粮食等方面的危机.
(1)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乙醇汽油的使用减轻了一部分环境的压力,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煤燃烧同时提高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引起温室效应.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BD.(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2)“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煮沸.
(3)随着水资源的减少,粮食产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粮食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填“蛋白质”“维生素”“油脂”或“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4)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酒醉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让司机向酒精检测仪吹气,通过显示的颜色变化,可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 (SO43(绿色)+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CrO3
(5)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N2
(6)某校初三学生去野炊并探究菠萝的生长环境.野炊活动中冬冬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用水浇灭(写一种方法).
(7)从事菠萝种植的果农们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均使用塑料桶或木桶,而不使用铁桶,其原因是:Fe+CuSO4=Cu+FeSO4(用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利用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adcb(填字母)adcb.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①.
(3)分析下列实验步骤中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C(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2M}{8.99×1{0}^{-5}}$(填表达式).(已知 H-1  O-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