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的成分,取l0g该合金经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3.7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反应后硫酸有剩余),反应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合金与酸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
(2)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
(3)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分析 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硫酸有剩余,不能用稀硫酸的质量进行计算,由反应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t1时完全反应,此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g,即为铜的质量,则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0g-3.5g=6.5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即可.

解答 解:(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合金与酸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t1时完全反应,此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g,即为铜的质量,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frac{3.5g}{10.0g}×$100%=35%.
(3)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0g-3.5g=6.5g.
设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6.5g            x
$\frac{65}{2}=\frac{6.5g}{x}$      x=0.2g
答:(1)增大合金与酸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2)35%;(3)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图表信息,确定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金属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铁会与酸反应而使铁质器具被腐蚀.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D(填选项).
A.Pb(铅)  B.Cu    C.Pt(铂)   D.Zn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致密的氧化膜使铁与氧气(或空气)和水隔绝.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Fe3O4
36Fe+4NaNO2+9NaNO3+26H2O=12X+13NaOH+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不好(填“好”或“不好”).
(4)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O.
②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D.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③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
(5)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入稀盐酸; ⑤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⑥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⑦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补全实验步骤②.
Ⅱ.若使制取氢气的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下列装置可选用的是GH.

Ⅲ.B装置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盐酸挥发的氯化氢气体;长玻璃管的作用起安全作用,当B中气体压力过大时,水就会从玻璃管上端溢出;C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Ⅳ.已知: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3克,实际参加反应氢气的质量为m4克,试用m1,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frac{18{m}_{1}}{{m}_{2}}$-16.若无F装置,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以下数据还能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是ABC.
A.m2   m3B.m3 m4C.m1  m4     D.m2  m4
Ⅴ.请你评价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并说明原因实验中无法判断CuO是否完全反应,从而无法进行相应的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结论.
(1)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通过烧杯中的水倒吸入瓶内的体积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判断B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黑色固体生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2015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等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示】①CO2+2NaOH═Na2CO3+H2O;②NaOH易溶于水;③浓硫酸能吸水.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只有CO2CO和CO2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A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观察到: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E装置中出现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现象.上述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其中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实验结论】猜测3成立.
【拓展与反思】
(1)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中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灯内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2)若B装置没有把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吸收,可能的一条原因是二氧化碳通入速率快来不及吸收完全、NaOH溶液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I.如图1是教材中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请写出A区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Ⅱ.如图2所示,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利用碳和氧化铁反应模拟炼铁,得到了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并探究两者的成分.
(一)甲组同学对无色气体A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1:A中只有CO2;  猜想2:A中只有CO;  猜想3:A中有CO2和CO.
【实验验证】
甲组同学按如图3所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CO2).

【讨论交流】
实验证实猜想3正确,则:
(1)Ⅰ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CO2,能证明猜想3成立的现象是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或I、Ⅳ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2)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二)乙组同学对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碳(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②碳(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物质
性质
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氧化铁铁粉
颜色黑色黑色红色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不能不能
【初步实验与猜想】
①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氧化亚铁(或FeO).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
猜想一:全部是Fe;猜想二:全部是Fe3O4;猜想三:是Fe和Fe3O4的混合物.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按如图4装置设计实验,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应前称取5.8g黑色粉末B加入玻璃管内 (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充分反应后管内固体全部是铁,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的总质量64.2g(已冷却到室温).
【得出结论】根据上述数据,经计算得出该黑色粉末B是Fe3O4
【反思与评价】碳(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量取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活中常见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B.蒸馏水C.矿泉水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1)指出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2)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导致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没有进行预热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