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 反应,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
(2)NO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NO可用____________ 法收集。
(4)治理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重庆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B.纯棉织物、纯羊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C.低血糖头晕——马上补充蛋白质
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业水平考试研判信息卷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___
(3)在图中画出向20g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24.5%的稀硫酸至过量,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图,并标明必要的数据。_____
(4)氧化亚铜可用原理制备。
①反应过程中产生SO2可循环利用,因此应该选用________溶液来吸收它。
②反应过程中溶液pH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因此制备过程,要控制溶液的酸碱度,因为如果反应时溶液pH过小,会导致产品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业水平考试研判信息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所示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探究木炭具有吸附性
D.探究溶剂性质对溶解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业水平考试研判信息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D.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现对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焰火药剂的组成中含有Cu (NO3)2,当火药燃烧时,可产生绿色火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NO3)22CuO + O2↑+ 4X↑ ,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O D.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备战2020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题型:单选题
巴黎世界气候大会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 )
A.温室效应 B.酸雨 C.水污染 D.臭氧层空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