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Ⅰ.食品的安全、粮食的生产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1)不少商贩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生姜等,该过程发生了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生活中我们所吃的米、面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
(3)合理施用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常用的化肥有K2SO4、CO(NH2)2、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
Ⅱ.关中、陕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且河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我国规定水质必须达到一定指标才能成为生活饮用水。
(1)水污染的来源有_____(写一种即可)。
(2)从汉江引来的水要作为饮用水仍需净化.水净化的方法有_____(写一种即可)。
(3)将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现较多水垢,该水为_____(填“硬水”或“软水”)。
【答案】化学 糖类 CO(NH2)2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或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静置(或过滤或吸附或消毒) 硬水
【解析】
Ⅰ
(1)不法商贩用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生姜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米面中富含有淀粉,属于糖类;
(3)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硫酸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磷酸二氢钙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填:CO(NH2)2;
Ⅱ
(1)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或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都能造成水污染;
(2)水净化的方法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杀菌、蒸馏等;
(3)将水加热煮沸后有沉淀物,说明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属于硬水。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病毒战”疫”席卷全国,扰乱了全国人民的生活、工作。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敏感,75%酒精(C2H6O)、过氧乙酸(C2H4O3)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乙醇和过氧乙酸均由三种原子构成
D.过氧乙酸中C、H、O的质量比为6: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徽,见微知著”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B |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态变化 | 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 | 自然界中,金刚石最硬,但石墨质软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D | 酸、碱、盐溶液都能导电 |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 吴江是个宜居的城市。下列做法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是( )
A.排水管实施雨污分流B.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D.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下列物质(1)空气 (2)冰水共存物(3)干冰 (4)汞 (5)人呼出的气体(6)空气中 0.94%的稀有气体 (7)氨气 (8)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世界急救日”活动主题为“急救、关注易受损群体”。果果认识心肺复苏术可采用人工呼吸或呼吸机,为及时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下列有关空气、医疗用氧与人体呼出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则医疗用氧气中不含有氮气
B.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很少,则没有任何价值
D.人体呼吸时要消耗氧气,则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氧量变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单原子催化”入选2016年度化学化工领域“十大科研成果”。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