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正确的解释;B选项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说明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常温下运动较慢不是不运动,故答案选择C;D选项是正确的解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B 【解析】A、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都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或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模拟(一)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了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

D 【解析】:A、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该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如甲烷、一氧化碳等,错误,B、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称为铵态氮肥。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正确,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秦安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还包括煤和_____________。

(2)下列食材富含糖类的是_____(填序号)。

A.牛肉 B.大米 C.蔬菜

(3)下列调味品中,可用于蒸馒头的是________。

A.食醋(CH3COOH) B.食用小苏打(NaHCO3) C.味精(C5H8NO4Na)

(4)活性炭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石油 B B 吸附 【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2)A、牛肉中富含有蛋白质,错误;B、大米中富含有糖类,正确;C、蔬菜中富含有维生素,错误。故选B。 (3)蒸馒头用小苏打碳酸氢钠,故选B。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秦安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null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 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8+32+5+4=16+4+x+24得x=5。A、由表可得,甲物质为生成物,乙物质为反应物,丁物质为生成物,丙物质的质量没变,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正确;B、经计算得丙物质的质量没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正确;C、生成甲物质的质量为16g-8g=8g ,乙物质的反应质量为32g-4g =28g,质量比为8:28=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8年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 g。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 7(填“>”“<”或“=”)。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结果保留0.01%)。

(3)在下图中画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

(4)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0.01%)。

(1)3.42;<;(2)3.92%;(3) ;(4)0.87% 【解析】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3.42%×100g=3.42 g。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此时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烧杯内溶液的pH<7。 (2)解∶设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H2SO4+Ba(OH)2=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8年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是____气。

(3)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将t1℃的甲和乙饱和溶液各100g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____乙(填“>”、“=”或“<”)。

②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甲,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将乙物质提纯。

玻璃棒 氧气(O2) > 蒸发结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是氧气。(3)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大,溶解度均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和乙饱和溶液各1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8年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B. 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

C. 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化学变化

A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冰川融化,仅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盐酸呈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C、活性炭净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属于物理性质,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中招适应性测试(郑州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焦炭冶炼金属 B. 用金刚石做钻头

C. 用石墨做铅笔芯 D. 用活性炭做冰箱除味剂

A 【解析】A、用焦炭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利用了焦炭的化学性质,正确;B、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C、用石墨做铅笔芯,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能留下痕迹,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D、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