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元素周期表中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
(3)由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氮及其化合物所对应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
(1)写出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是_____,它对应的物质类别X是_____。
(2)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为_____。A可与水反应生成C和硝酸,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A 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请简述具体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烧杯中盛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其中出现冒气泡的是______(填“PA”或“AB”)段。
(2)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____?
(3)原溶液中HCl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
(4)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烧杯中(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反应,“→”表是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C为蓝色溶液,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B、D、E分别为酸、碱、盐中的一种,请回答:
(1)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C、D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得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 | 无明显现象 |
为进一步证明结论正确,他们又将该气体通入_____溶液中,观察到了预期的白色沉淀.
(结论)加热氯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1个X分子中有4个原子
C. 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2
D.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C. 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Fe2O3=2Fe+CO2
D.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