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药品为 , 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为 .
(2)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D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E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填一点即可).
【答案】
(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氢气、二氧化碳;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2)A;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解:(1)实验室通常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氢气、二氧化碳,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为通过注射器能够控制反应速率;故填: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氢气、二氧化碳;便于控制反应速率.(2)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因此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A;收集甲烷气可选用C或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故填:A;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氧气的制取装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还要掌握氧气的收集方法(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分别是石蕊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若用四个圆表示四种溶液,两圆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
A. O3B. CO2C. CH4D.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按要求填空.
(1)在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 , 指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个明显错误的是 .
(2)B实验的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3)C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激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D装置干燥并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写化学式,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3)【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
(4)【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Cu
C.AgNO3
D.Na2CO3
(5)【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误服重金属盐溶液,喝鸡蛋清或牛奶
B. 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NaOH溶液溅入眼眶,立即用手揉眼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