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氢气易点燃而液氢不易点燃--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不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D.石油加压后贮存在在钢瓶中--压强增大,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现象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氢气和液氢都是由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使警犬能根据气味发现被埋人员,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错误.
D、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所以液化石油气可以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不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灭火措施与灭火原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用水浇灭燃着的干稻草--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一下
C.森林着火,铲除一条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知识的整理有错误的是(  )
A.实验方法B.化学与生活
①鉴别O2、CO2--可用澄清石灰水
②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③除去铁丝表面铁锈--用稀盐酸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海水中含量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试验
C.实验记录D.物质构成
①用10mL量筒量取8mL 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食盐
③用坩埚钳夹持镁带燃烧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②空气、液氧、二氧化碳中都含氧分子
③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CO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①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填字母).
②A中盛放木炭的仪器名称是燃烧匙;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防止酸液飞溅_;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生锈,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frac{1}{1000}$,但这些元素对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是(  )
A.Na Cl OB.H O NC.N Ca CD.I Fe 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几个问题:
(1)为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磷肥.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硝酸铵溶液显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铵态氮肥遇到碱时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物,将碘酒滴在土豆片上,看到的现象是变成蓝色.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采取这一措施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废旧电池的许多物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请根据废旧电池的物质(如图所示),填空:
(1)金属活动性相对较强的是Zn;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作催化剂的是MnO2
(3)用作氮肥的是NH4Cl;它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原因是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会释放氨气,降低肥效;
(4)NH4Cl中混有MnO2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春天的古田红色圣地,油菜花盛开,游人在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的现象说明(  )
A.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