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装置还可以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它的文字表达式是
 

(3)实验室若用B装置作氧气制取的发生装置,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
 
,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
(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加热型,据反应原理书写表达式,并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据反应原理书写表达式;
(4)气体的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5)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给固体加热装置,收集较纯净的甲烷用排水法.
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和水槽;
(2)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给固体加热装置,故发生装置应该选A,加热时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
二氧化锰
水+氧气;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5)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甲烷难溶于水,所以收集较纯净的甲烷可用排水法,故收集装置选择C;
故答案为(1)①酒精灯②水槽.
(2)A;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溅入玻璃导管;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3)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4)C或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5)A;C.
点评:本题主要是对实验装置的选择,反应物的状态决定了制取装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决定了收集方法,并掌握氧气的验满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1)酚酞C20H14O4是由
 
种元素组成.
(2)酚酞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
 
 g.
(4)列式计算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氯化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3)构成金属镁的微粒是
 

(4)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海洋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5)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原子的个数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D、元素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O2→CO
B、CO2→CaCO3
C、CO→H2CO3
D、Fe2O3→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读图可知B中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几个电子”),而变成
 
 (用化学符号表示);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有关描述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B、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所以才能被电解
C、实验时可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两试管中最终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则该学生倒出的液体实际体积是(  )
A、8mL
B、大于 8mL
C、小于 8 mL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
A、物质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分子的种类
D、物质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