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2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 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 (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
(3)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小雅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之后,小实进行了上述实验。实验小结时,小实同学认为还可以用冷却后的a试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最终发现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小于试管容积的,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答案】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空气)接触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调节瓶内气压,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待a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瓶塞松动,装置漏气
【解析】
(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空气)接触;
(2)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3)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图2是密封装置,可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4)图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调节瓶内气压,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5)用冷却后的a试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操作是待a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最终发现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小于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瓶塞松动,装置漏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与化学实验相关的问题。
(1)用量筒量取12.0mL液体,若量取时仰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_____(填“>”“<”或“=”)12.0mL;
(2)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是_____(答一种);
(3)下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示意图,该操作中能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通入。
(3)用装置C与D组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用装置C与D组合还能制取______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可以用______检验该气体,现象是______。装置C和B比较,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的气体从从a管导出,经图二装置干燥后从b端管口导出:对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通过探究验证猜想二正确:
操作方法 | 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4)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你认为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分子________:②m个铝离子________
(2)填写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①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试液呈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矿物质水中元素及国标含量如图所示。
①矿物质水中含有的氯离子_____;(填符号,下同)
②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③钠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2)有些农村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填物质名称)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华制作了一个过滤器,想把水中的悬浮颗粒除去。那么你认为在组装过滤装置时,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
(4)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则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①处是出水口,②处是入水口
B ①处是入水口,②处是出水口
(5)北京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①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
②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①中涉及到的还有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杀菌消毒
③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填序号)。
a对天然水消毒 b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 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在所有物 质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D.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升温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15℃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D. 将30℃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5℃,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B.转化①②中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转化①为化合反应D.乙、丙两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