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检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CO2+Ca(OH)2═CaCO3↓+H2O.
(2)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氢氧化钙样品少量,研细后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混合后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该样品还含有氢氧化钙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数取3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1所示.

(3)当加入盐酸后其反应方程式为,反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填实验现象),才停止滴加稀盐酸.
(4)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根据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
(5)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其读数mL.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1,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25%

(6)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写一个).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设计实验并描述现象;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描述现象;
(4)根据实验目的分析量筒的作用;
(5)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读数并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6)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可能产生的误差原因.

解答 解:(1)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2)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因此可以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变成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变成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3)滴加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至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碳酸钙反应完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无气泡产生;
(4)要测定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通过气压的增大把水压入量筒,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二氧化碳的体积;故答案为:根据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或其他合理答案);
(5)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读数为165mL,即0.165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g•L-1,因此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33g.
设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3x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3xg                                 3.3g
$\frac{100}{3xg}=\frac{44}{3.3g}$
 x=25%
故答案为:165;25%;
(6)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对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产生一定的影响;
故答案为: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
答案:
(1)CO2+Ca(OH)2═CaCO3↓+H2O;
(2)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1~2 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变成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3)CaCO3+2HCl═CaCl2+H2O+CO2↑; 无气泡产生;
(4)根据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测量生成的 CO2的体积(或其他合理答案);
(5)165; 25%;
(6)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

点评 本题从定性和定量的两个角度探究了氢氧化钙的变质程度及变质程度的计算,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氢氧化钙、碳酸钙等的性质及测定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铝常温氧化:4Al+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化学实验室,小明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发生的反应:2NaOH+CO2═Na2CO3+H2O.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Ca(NO32溶液pH=7,CaCl2溶液pH=7,
【进行实验】
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加入A、B、C三种试剂,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出结块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请写出不同类别的三种试剂:
A氯化钙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设计】
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小明从实验室里选了两种试剂,先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于是判断出结块固体中一定还有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在下列图示实验中,漏斗或导管口位置正确的是(  )
A.
收集氢气
B.
收集滤液
C.
氢气还原氧化铜
D.
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氧化铁粉末(含少量铁粉)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

(1)小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加热前先通一会儿氢气,目的是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请完成表格.(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A中反应产生大量气泡;A中:Zn+H2SO4═ZnSO4+H2↑.
B中红色粉末逐渐变黑色;B中: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数据记录和处理:经规范的操作和正确称量,得到如下两组数据(B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
反应前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①组B:玻璃管质量32.4g,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gB: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0.0g
②组C:干燥管和生石灰质量40.OgC:干燥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3.0g
通过计算发现,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不同.你觉得应选①组数据,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80%.
(4)问题和讨论:经讨论,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在AB(填2个装置代号)之间增加了如图所示的D装置,再次实验后,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基本相同.
图D装置里的液体是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1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总结与提升】
(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称量.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制定回收方案.
[提出问题1]该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通过分析,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I: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碳酸钠;猜想II: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实验方案1]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白色沉淀产生猜想II正确,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II.将步骤I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问题2]如何从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探究2]回收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10204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6485138203285376

[实验方案2]如图所示:
[交流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I.试剂x的化学式Ca(OH)2,操作y的名称为过滤.
II.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系列操作z中②操作名称为降温结晶.
[反思提高]实验方案1中的物质检验和试验方案2中的杂质提纯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的目的不同.
I.实验方案1中的目的是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II.实验方案2中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而将碳酸铵转化为产品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
(2)下列酒精灯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B(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填序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6)已知:①将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均匀加热,可以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②将亚硫酸固体与1:1的硫酸溶液混合,即可制得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制取氨气的装置是A,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硫原子2S;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