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可燃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如下:
(1)取一支大试管,往里加2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
(2)用镊子取一块白磷投入到试管中,可看到白磷并不燃烧;
(3)往试管里滴加5滴碘化钾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白磷先熔化,继而燃烧起来,发出火光,并伴有白烟生成.
[提示:过氧化氢(H2O2)易溶于水,在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试回答:
(1)碘化钾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作催化剂).
(2)过氧化氢的作用是分解产生氧气并提供能量.
(3)通过该实验的探究,你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为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瓦斯(主要成分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移除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分析 (1)往试管里滴加5滴碘化钾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白磷先熔化,继而燃烧起来”,说明碘化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2)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能提供物质燃烧的助燃剂;(3)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考虑;(4)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解答 解:(1)没有加入碘化钾,反应很慢,加入碘化钾,反应加速,说明碘化钾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2)过氧化氢分解,碘化钾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过氧化氢的作用是分解产生氧气并提供能量;
(3)通过该实验的探究,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4)此题从侧面考查灭火原理,而灭火则去掉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便可.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移除了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1)催化作用(作催化剂);
(2)分解产生氧气并提供能量;
(3)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移除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催化剂的特点,燃烧的条件,学习中总结归纳可燃性的一些物质,以便保存,使用和运输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合理施用化肥,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C
A.NH4HCO3    B.Ca(H2PO42    C.NH4H2PO4          D.KNO3(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明的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水平时读数为4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明俯视量筒读数为20mL,则小明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20mLB.小于20mLC.大于20mL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放块状固体
B.
  量筒读数
C.
闻气体气味
D.
  液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3号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Li+(填离子符号).
(2)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
(3)从上述周期表你能获取的信息是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采用你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的原因是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2)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
(3)制作高压锅的手柄的塑料属于热固性(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塑料.说明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有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答一点即可).
(4)食品包袋内充入氮气的目的是防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完成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次序是B>C>A;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到1990年,人类已知结构的化学物质是1000万种,2009年9月8日为5000万种,2011年5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物质,并向中国专利技术局申请了专利,该物质被CAS登记为第6000万种已知结构的新物质M(化学式为C19H15N4F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由六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B.M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7:4
C.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D.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C.不同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酸根离子不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