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有一种分子,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点评 学会阅读分子的模拟图形的方法,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结合化合物的书写规律和化合价,写出模型的化学式,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水的电解
B.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D.
等质量的铝、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10305070
溶解度/gNH4Cl33.341.450.455.2
KNO320.945.885.5110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可知,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4g.
(2)NH4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KNO3(填化学式).
(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
(4)烧杯中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1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33.3g.
(5)某同学欲验证NH4Cl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2实验,通过观察到A现象得以验证.
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
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纯净水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测定溶液pH
C.
稀释浓硫酸
D.
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步骤:Ⅰ.向试管中倒入少量水,插入木条,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木条,观察木条表面的变化.现象:木条表面无变化;
Ⅱ.向此试管中倒入少量浓硫酸,插入木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木条,观察现象.
现象:木条浸入液体部分的上端无变化,下端变黑,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烫.分析上述现象,可以推知浓硫酸具有的性质有:有脱水性、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冰在生活中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熔化成水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B.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C.冰熔化时温度不变D.冰熔化成水后,内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今年4月,互联网疯传塑料造大米事件,不少媒体相继辟谣,所谓的“塑料大米”其实是再生塑料颗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塑料颗粒都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包装袋
B.塑料和大米的化学组成不同,可通过碘水或碘酒鉴别
C.用化工原料合成大米,得不偿失,将塑料做成颗粒是为了方便储存、运输
D.塑料颗粒和大米分别用水泡,塑料颗粒会浮起来,大米会沉下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质量、体积非常小
B.金秋十月,我们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电解水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前者分子本身不变,后者分子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