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9分)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4 | 20 | 28 | 19 |
(3)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 。
[分组讨论]
(4)第三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少,原因是 (答一条)
第五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多,原因是 (答一条)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实验总结]
(6)小组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答案】(1)B 足量(2)A 检查装置气密性
(3)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容器内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4)红磷的量太少、装置漏气等
弹簧夹没有夹紧或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5)五分之一
(6)易燃烧,生成物为固体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1)蜡烛和硫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生成固体物质,不影响空气成份的测定,故选B;也只有红磷足量或过量,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2)为了保证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应将红磷伸到集气瓶的中下部,故A装置更合理;而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容器内体积减小、 压强减小,水就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4)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理论上进入的水的体积大约等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可能由于红磷量不足,没有消耗完瓶中氧气,或装置漏气等。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大可能是由于弹簧夹没有夹紧或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5)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6)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应选择易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 。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3个氯原子 ; 钠离子 。
(3)图1所示的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元素。
(4)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仪器a中需加入 (填物质名称),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或符号表达式) ,若选择C为收集装置,则 时开始收集,若用F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导管_________ (填字母)进入集气瓶。
(2)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
①当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装置B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不考虑添加酒精灯等热源仪器) ,做此改动的目的是 。
②你认为应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填序号),有同学对氨气收集装置进行了如图改进,你觉得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
③在①中改进后的装置可否直接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简述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Ⅰ是小红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中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上有自己一整套独立而全球通用的符号体系——化学用语,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2N2表示
A.4个氮原子 B.2个氮分子 C.4个氮分子 D.2个氮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利用图甲装置探究“二氧化锰(MnO2)的用量对过氧化氢(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等其它因素均忽略不计.)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图乙是“0.1克二氧化锰与不同体积的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
(3)当用“浓度为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 (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浓度为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氯化钠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Cu2+、SO42- B.K+、Ba2+、NO3 -
C.Zn2+、Na+、CO32- D.Ba2+、NH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
A.Y>X>Z B.X>Y>Z C.Z>Y>X D.X>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是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
(4)如用G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 。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 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
(6)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右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 量筒的作用是_____ ____ __。装置内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