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阆中市模拟)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4)停止加热时,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5)下课后,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管里倒出的粉末,发现红色的粉末中还有一些黑色的粉末混杂,有几位同学推测黑色粉末①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木炭粉末;②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氧化铜粉末;③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推测①成立: (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淮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可能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

(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单质: 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湖州市九年级下学期2月返校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

A.三种转换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C.只有②发生了酸碱反应

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5秋•北京校级月考)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 占 21%, 占 78%,二氧化碳占 ,所以空气是以 为主.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邯郸县校级自主招生)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时给固体氧化汞加强热,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

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氧化汞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

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4•长春)请回答下列与木炭、氢气、一氧化碳有关的问题:

(1)其中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

(2)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前都需要

(3)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物质都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说明它们都具有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4•成县校级二模)从K、C、S、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三个钾原子 ;②一个碳酸根离子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固体俗称“干冰”的是

②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③可用于炼铁的有毒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2015秋•辛集市期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吗?他们展开了实验探究.

【作出猜想】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设计方案】

方案一:验证有新物质生成,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方案能否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方案二:验证有反应物消耗,取少量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微观本质是

【反思交流】查阅资料可知,溶液的pH为8~10时酚酞变色,因此有同学提出上述方案二剩余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为证明此猜想正确,除测定溶液pH的方法外,还可进行的其他实验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使一定温度下、一定压强下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B.压强不变,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D.温度不变,减小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