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两个氢原子 ___________;
(2)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粒子___________;
(3)四个钠离子 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
③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碳酸铵
猜想二: 可能是碳酸氢铵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 | 甲组实验 | 乙组实验 | |
方案 | 嗅盐与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名称) 混合研磨 | ||
现象 | 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 | ______ | _______ |
结论 | 嗅盐中含有NH4+ | 嗅盐中含有CO32- | 确认甲组的实验结论 |
猜想一正确 |
[反思质疑]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严谨,他们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甲组的结论。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存在______________离子的可能性。
[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并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已知嗅盐与氢氧化钠反应为: (NH4)2CO3+2NaOHX+2NH3+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m1,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
[数据处理]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实验评价]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B烧杯中发生的反应是2NH3+H2SO4=(NH4)2SO4
C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石灰石样品,把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第次 | 第次 | 第次 | 第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1)上表中的数值为_____.由上表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次所加的盐酸没反应完.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如果该石灰厂煅烧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吨?(本小题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初三学生去西樵山春游,带回了几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测定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表:
甲 | 乙 | 丙 | 丁 | |
均匀研磨后的石灰石样品质量 | ||||
盐酸的质量 |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试问答:
(1)样品与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有剩余______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计算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画出样品与盐酸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盐酸的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碳还朱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成分为①只有CO,②只有CO2,③CO和CO2的混合气体。得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实验设计](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一段时间,发现C中液体变浑浊,由此排除了猜想____(填序号)。
(2)先通气体一会后,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对准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加热,出现______现象,说明猜想③成立。
[交流与讨论](1)将生成气体通入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除探究CO2存在外,还能达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个该实验产生CO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装置B可以防止液体回流使玻璃管炸裂,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将沉淀过滤,小组同学将两只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
(猜想)小明: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uSO4;
小光: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___ ;
(3)(讨论)你认为_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理由是___;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谁的猜想且理由是____ ;
(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____ | ____ | 小光的猜想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实验探究]
[表达交流](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小鹏由此判断A中的酸、碱能发生化学反应。
(2)小龙根据B中现象得出结论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与改进]经过观察与思考,小宇对C实验及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转变探究思路,通过实验D得出正确结论。小宇在实验D中使用的试剂③是_____。小组同学继续探究A、B、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
[实验与分析](1)小组同学将A、B反应后的滤液混合(如图E),根据现象,你认为_____(填“能”或“不能”)正确判断A、B混合前各自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2)经过讨论,小组同学继续向E中倒入D反应后的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确定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探究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思路有多种:A、B的探究思路是有其他物质生成;D的探究思路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 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
B. 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 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
D. 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60℃时,将6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