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规范书写是我们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
(1)“Co”表示钴元素(填名称);
(2)“CO”是由碳、氧两种元素(填名称)组成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分析 (1)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
(2)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和元素组成回答.

解答 解:(1)由图示可知“Co”表示 钴元素;
(2)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组成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故答案为:(1)钴;(2)碳、氧;1: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图回答最简单的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必须掌握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概念及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某同学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具体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是:dcabe(填编号).
(2)配制过程中使用的三种玻璃仪器分别是烧杯、量筒、玻璃棒.完成本实验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药匙.
(3)图c、图e表示操作步骤分别是称量、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4)本实验量取水应选用100 ml的量筒.进行读数时,如果视线俯视(其他操作无误),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0.9%;如果称量食盐前,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就开始称量,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偏大”、“偏小”、“不变”).
(5)配制该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D.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使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湿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I AII AIIIAIVAVAVIAVIIA0
3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它是的质子数是5或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等.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3)如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原子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钠离子的符号为Na+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b、d(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5)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H2O),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4HF+SiO2=SiF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资料显示: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对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有无催化作用,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一大一小的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铁且均匀混合,充分加热至没有气体放出,加热过程中,同时测定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时间和氧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将所测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了氧化铁,发现其质量没有改变.

(1)实验中采用甲图所示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的目的是B;(填写字母编号)
A.增加大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  B.对比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C.使大试管内的氯酸钾先分解
(2)分析乙图曲线,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BC.(填写字母编号)
A.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所需的温度比较低
B.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较快
C.大小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相同
D.大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D是最轻的气体,C能供给呼吸,F是红色金属单质,反应①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G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如图的相互转化关系推断:
(1)B、C物质分别是:B水、C氧气;
(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图中的①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锥形瓶,③水槽.
①中应放入的物质是双氧水.
①中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2)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D(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②中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检验,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没收集到氧气.
(4)若实验室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B(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比较环保且生成的氧气多
(5)装置A中反应十分剧烈,据此提出该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A.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填序号).
(2)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变化Ⅰ,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变化中“”和“”的分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根据如图(A---D)所给的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产生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
(3)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口进(填a或b);
(4)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c口(填e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无色液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一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E,银白色固体G在E里剧烈反应生成黑色固体D.请写出A和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G和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