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放出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R+4H2O.根据上述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是
 

(3)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浓硫酸.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通过化学方程式求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3)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吸收二氧化碳.
解答:解;(1)植物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答案为:光合;氧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总共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而生成物中只有8个氢原子和4个原子,还差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C2H4.故答案为:C2H4
(3)A、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也就减缓了二氧化碳的使用;
B、由于现在新能源并没有广泛使用,很多方面还需要使用化石燃料,所以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可取的;
C、大量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光合作用能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A、C.
点评:本题是一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题型.此类题型是中考的热门考点.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了解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块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小颗粒
D、一氧化碳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面元素的符号,并记住.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磷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P,O2,P2O5之间的质量比是
 
.若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12.4g,则生成的P2O5的质量为
 
;若生成的P2O5的质量为142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稀有气体是
 
 
 
 
 
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
 
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里,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学聪同学在实验前称得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42.5g并加入1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1.9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1)反应后,放出氧气的质量是
 
g,剩余物中含二氧化锰的质量是
 
g.
(2)计算:实验时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r2),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见光
 
,避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数九严冬,寒风刺骨,江河冰封,水中的生物却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取用粉末、小颗粒状的药品应用
 
 
;取用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药品应用
 
夹取,即将容器(如: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地竖立起来,让药品滑到容器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