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问题:

(1)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能生成一氧化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2)目前,有一种治理废气中一氧化氮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6NO    5N2+6X。 则X的化学式为     

400℃

(1)N2+O2       2NO    (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时,了解到养鱼的农民有时会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
(CaO2).回校后该小组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微黄色固体撒入水中产生何种气体.小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加入水,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导管P管口,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氧气
,由此可知,养鱼的农民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给鱼供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组中甲同学认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钙元素的化合物,他开始认为是氧化钙,但后来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而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化合物为氢氧化钙.他否定原假设的理由是
在水中因氧化钙会与水化合生成Ca(OH)2

请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甲同学的假设,填入下表空格中:

(3)该化学兴趣小组通过(1)、(2)实验证实了CaO2与水反应的两种产物,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O2+2H2O=2Ca(OH)2+O2
.已知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无可变化合价,则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

(4)甲同学在利用(1)中装置做实验时,发现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得的结论是
CaO2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时,了解到养鱼的农民有时会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
(CaO2).回校后该小组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微黄色固体撒入水中产生何种气体.小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加入水,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导管P管口,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由此可知,养鱼的农民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组中甲同学认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钙元素的化合物,他开始认为是氧化钙,但后来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而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化合物为氢氧化钙.他否定原假设的理由是______.
请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甲同学的假设,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

______
CaO2和H2O反应有Ca(OH)2生成
无明显现象CaO2和H2O反应无Ca(OH)2生成
(3)该化学兴趣小组通过(1)、(2)实验证实了CaO2与水反应的两种产物,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已知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无可变化合价,则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甲同学在利用(1)中装置做实验时,发现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得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201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时,了解到养鱼的农民有时会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
(CaO2).回校后该小组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微黄色固体撒入水中产生何种气体.小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加入水,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导管P管口,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由此可知,养鱼的农民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组中甲同学认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钙元素的化合物,他开始认为是氧化钙,但后来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而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化合物为氢氧化钙.他否定原假设的理由是______.
请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甲同学的假设,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

______ 
CaO2和H2O反应有Ca(OH)2生成
无明显现象CaO2和H2O反应无Ca(OH)2生成
(3)该化学兴趣小组通过(1)、(2)实验证实了CaO2与水反应的两种产物,请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已知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无可变化合价,则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甲同学在利用(1)中装置做实验时,发现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得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