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11,离子的符号为Na+

分析 根据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来分析解答;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根据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解答 解:
(1)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
(2)B元素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是金属镁元素;D元素是氯元素,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2+8+1=11.为钠离子,离子的符号为:Na+
答案:(1)得到;(1)MgCl2;(3)11;N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伟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分液漏斗.
(2)按F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善(简述操作),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小伟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尽可能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C(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棉花.用该法制取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小明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两种物质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他可以选用BD组合一套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写出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装置内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①③(填序号)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你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用序号回答: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原因是②;在铁制品表面刷一层铝粉可以防止生锈,其主要原因是④.
①铝的硬度小 ②铝很活泼 ③地壳中铝的含量高 ④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护膜
(2)为了防止月饼变质,常在月饼的内包装袋中放入一小包防腐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作用是除去水和氧气,检验防腐剂中还含有铁粉的方法是取少量防腐剂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3)现提供下列实验药品:①Fe、Cu、Ag、稀硫酸;②FeSO4溶液、Cu、Ag;③Fe、Ag、CuSO4溶液,其中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的是③(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
A.苹果汁(pH约为3)B.矿泉水(pH约为7)C.肥皂水(pH约为10)D.牛奶(pH约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1: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2:可能只有CaCl2;猜想3:溶质可能是CaCl2、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①中含有Ca(OH)2,溶液应呈碱性,所以排除猜想①,结论:猜想1不正确
指导老师提供酚酞、紫色石蕊试液和锌粒等药品,让该小组的同学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少量石蕊试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反应后烧杯内的溶液.溶液变红猜想3正确
【反思与拓展】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为了验证猜想3成立,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AC(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氯化钠溶液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如图1是“XX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想]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NaHCO3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NaHCO3能与酸反应;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Na2CO3
[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加水或者加热;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10g氯化钠固体.
(2)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B(填字母).

(3)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c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a仪器(填序号).
a.烧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g.蒸发皿
(4)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D
A.游码没有回到零位就开始称量
B.只在称量食盐的托盘垫上了干净的纸
C.所用烧杯不干燥,有少量水
D.溶解时先把量筒里的蒸馏水倒入烧杯,后把称好的食盐加入水中
(5)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用①计算 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贴标签等操作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或事实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是(  )
A.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B.自来水制蒸馏水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氨气D.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