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碳化钙(CaC2)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可燃性气体乙炔(C2H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某储存有碳化钙的仓库因漏雨而发生火灾,火灾发生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CaC2+2H2O=Ca(OH)2+C2H2↑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乙炔,同时放出大量热,达到了乙炔着火点。2C2H2+5O24CO2+2H2O 【解析】 (1)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可燃性气体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2)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燃性气体,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达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能再分 D.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 【解析】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错误,符合题意; 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期中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6分)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时(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共消耗稀盐酸11.5克。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克。

请计算:(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和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1)2.2; (2)84% 【解析】 试题(1)每粒0.5g,10粒该药剂的质量为0.5g×10=5g. 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5g+50g+11.5g﹣64.3g=2.2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x 2.2g x=4.2g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期中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文)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简答题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CaCl2、MgCl2、Na2SO4 杂质并得到氯化钠固体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 NaOH 溶液;②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 Na2CO3 溶液;⑥蒸发结晶。

(1)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过滤操作中滤纸上的沉淀物是________。

(3)若操作中加入的稀盐酸过量,对得到的固体氯化钠的纯度有没有影响?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①②⑤③④⑥Mg(OH)2、BaSO4、CaCO3、BaCO3没有影响,因为在蒸发结晶过程中,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也会被除去。 【解析】 (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为:①②⑤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错误;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剩余固体是氧化钙,不会是零,故错误;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C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单选题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X 的值为 11

B. 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2

C. 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由质子数决定

D.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11,图中X的值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99-11≈12,故选项说法正确;C、钠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选项说法错误;D、钠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B 【解析】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正确;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 泥沙 B. 纯碱 C. 食盐 D. 蔗糖

A 【解析】 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悬浊液,故A正确;B、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