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4)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
(5)据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情况分析结晶的方法;
(6)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分析解答;
(7)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分析解答;
(8)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降温后析出晶体的情况;
(9)温度升高,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有溶质析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答:解:(1)Q点表示:t
1℃时A、C的溶解度相同;
(2)P点表示:t
2℃时A、B的溶解度相同;
(3)t
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C<B=A;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从t
3℃降温到t
1℃时,A析出的溶质最多,B其次,而C由于溶解度增大而无晶体析出.而降低到t
1℃时,由于溶解度是B>A,此时虽然C的溶解度大,但由于不是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解的物质还是和先前的t
3℃相同,也就是此时计算还是要考虑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在t
1℃,溶解物质的关系就是C<A<B,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5)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故要从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6)t
2℃时A、B的溶解度相同,故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7)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
3℃时A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9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最多溶解80g,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44.4%;
(8)将t
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A的溶解度变化差异最大,故析出溶质最多;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无溶质析出;
(9)化学反应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有溶质析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是C物质;
故答案为:(1)t
1℃时A、C的溶解度相同;
(2)t
2℃时A、B的溶解度相同;
(3)C<B=A;
(4)B>A>C;
(5)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
(6)A;B;
(7)饱和;44.4%;
(8)A;C;
(9)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并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等相结合,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