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关物质的俗名、学名与化学式均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 干冰 水 H2O B. 纯碱 碳酸钠 Na2CO3

C. 石灰水 氢氧化钙 Ca(OH)2 D. 胆矾 硫酸铜 CuSO4?5H2O

B 【解析】A、干冰的学名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正确; C、氢氧化钙的俗名是熟石灰或消石灰,错误; D、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8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1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2个甲烷分子_________;(2)3个铝离子_________;(3)2个最小的原子_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CH4 3Al3+ 2H +3 【解析】(1)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表示为CH4,2个甲烷分子是在甲烷的化学式的前面加上2 ,表示为2CH4; (2)离子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数字加上正负号来表示,若要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3个铝离子表示为3Al3+; (3)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 (4)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A 【解析】试题分析: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A正确;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初三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OH、Ba(NO3)2、NaCl、MgSO4 B. NaOH、FeCl3、HCl、HNO3

C. Na2CO3、NaCl、Na2SO4、Ba(OH)2 D. Na2CO3、HCl、BaCl2、NaCl

D 【解析】A、组内四种物质两两混合,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是其余两种物质混合均为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错误; B、FeCl3是黄色溶液,首先可以鉴别,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由红色沉淀生成,可以确定氢氧化钠,稀盐酸和硝酸无法鉴别,错误; C、氢氧化钡可以与碳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表示沉淀,可以确定氢氧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钠、氯化钠无法鉴别,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初三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O2 CO2 + H2O

D.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B 【解析】A、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是混合物,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正确; C、该反应没有配平,错误; D、反应前后的物质由分子构成,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初三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银白色固体 B. 不易与氧气反应

C. 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良好的延展性

B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不易与氧气反应,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C、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良好的延展性,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 点睛∶物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质常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对应的是物质A在t2℃的__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t1℃时,将A、B、C各8 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 、w(B) 、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不饱和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w(A)= w(B)>w(C) 【解析】本题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1)N点在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N点对应的是物质A在t2℃的不饱和溶液; (2)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 (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NaHCO3是一种重要的盐,设计实验探究其性质。

(1)向NaH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按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只有Na2CO3,并观察到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要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

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加热 【解析】本题考查了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1)NaHC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2)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Na2CO3+H2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磨杵成针 B. 积土成山 C. 木已成舟 D. 死灰复燃

D 【解析】A、磨杵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