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食品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往少量天然水滴入几滴肥皂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天然水是软水。
(3)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进入新装修的房间会嗅到甲醛气味,这体现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4)人们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进行移动支付、防伪溯源、问卷调查等。二维码贴纸一般用PVC不干胶制作, PVC[(C2H3Cl)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A. 2 B. 8 C. 10 D.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请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数字序号)
①干冰 ②食醋 ③氮气 ④石墨
(1)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_______; (2)可用于生产氮肥的是_____________;
(3)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_; (4)可用于制造干电池电极材料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铬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2 B.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C. 铬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D. 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氨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氮肥的使用促进了粮食增产。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1)研究表明:氨气与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下图是合成氨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中表示氮原子,
表示氢原子,
表示催化剂)
(2)如下实验装置:
①实验室可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可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的________(填“A”或 “B”),若用C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此时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大量氨气泄漏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某同学设计D、E两种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最优的是____(填 “D”或“E”)装置,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当玉米粒加热至204℃时转变为爆米花,体积膨胀了好几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玉米粒里的各种分子变大了
B.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各种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分子可能有发生化学变化
D. 玉米粒受热时内部的各种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左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可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右下图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曲线。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图请描述红磷燃烧开始后,集气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③若燃烧匙内所装红磷的量偏少,则测出的氧气的含量偏______(填“低”或“高”)。
(2)小明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后小明认为这瓶气体不是纯净的,为测定这瓶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NaOH)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集气瓶中,轻轻地稍微振荡集气瓶,打开弹簧夹,量筒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实验结束后,经检验集气瓶内氢氧化钠有剩余,并测得集气瓶外剩余的水35 mL。
(实验结果)这瓶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该实验还存在误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向10g硫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消耗12.33g氯化钡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溶液与沉淀分离,得2.33g沉淀。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水是常用的溶剂,配制下列溶液时,以水做溶剂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生理盐水 B.医用碘酒 C.高锰酸钾溶液 D.医用酒精
(3)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铅笔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绘图)________
②根据绘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大约在_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③现有氯化钠和硝酸钾各40g ,30℃时,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溶质名称), 将上述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④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4)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① 写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 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最终得到的产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