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O2能供给呼吸
B、O2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N2充入食品袋内可防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延长灯泡寿命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曝光,其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1)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它与人体内酶的—SH基结合而产生。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一格,你能从该图的数字得到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写一条)。
(3)铬是银白色有光泽且硬而脆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人们通常在自行车车圈、水龙头等表面镀一层铬,是为了_________。
(4)铬的化合物可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车,其原理为遇到酒精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在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
见右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__ 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 _。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 __(写出所有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吃到的味道鲜美的鱼,是这样烹饪出来的:将洗净的鱼煎过后,再加入少许食醋、料酒、生姜、葱、食盐等加热。加热时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与料酒中的乙醇(C2H5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是一种混合物
B、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7种物质由H、C、O、Ca、Cl、Mg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上述6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2)固体A遇B溶液产生气泡,产物中甲和乙常作灭火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与D组成元素相同。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该化学方程式为
。
(4)E和F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粉末G。则G的名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两种金属分别与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表示的是等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①X、Y的组合可能为 (填序号)。
A.X:Mg Y:Al B.X:Zn Y:Mg
C.X:Zn Y:Fe D.X:Al Y:Fe
②若将上述两种金属投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中,则溶液的质量会 (填序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图2表示的是一定质量的Fe、Al分别与等浓度的两份酸充分反应。
①若酸为稀盐酸,写出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下列情况一定符合该图像的是 (填序号)。
A.质量不等的稀盐酸与过量的Fe、Al反应
B.质量相等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过量的Fe、Al反应
C.质量相等的Fe、Al与过量的酸反应
D.质量比为28:9的Fe、Al与过量的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