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全球变暖已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的威胁.例如,全球变暖引起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请回答:
(1)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2)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您的一点建议是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防止温室效应可以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解答.
解答:解:(1)一方面,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却因为天灾和人类的乱砍滥伐等各种因素而不断减少,结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2)纸张双面使用(或少乘私家车,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夏天,空调温度调至高一些等);
故填:(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2)纸张双面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通电 
.
 
2H2↑+O2
C、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一种物质和氧气反应生成大量浓厚白烟
 

(2)实验室制氧气用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的反应
 

(4)生成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反应
 

(5)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2)用装置B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0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
 
 
 
 
 
(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
 高温 
.
 
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份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
 
,说明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Cu2O+H2
  △  
.
 
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2)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3)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①打开K2,关闭K1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连接仪器        ④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
(4)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
 
(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用
 
法收集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是我们学习的一类重要物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如图1),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同学们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2所示的两个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①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
 

②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化学的反应方程式是
 

请结合上述两个实验,推测此实验的目的是
 

(3)为了回收金属资源,从锁具加工厂的废旧黄铜粉末中(含有金属铜、锌),分离和提取出金属铜和ZnSO4溶液,其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Ⅰ)A是
 
;滤液B是
 
..
(Ⅱ)步骤②中加入适量的C,其目的是
 

(Ⅲ)为达到实验目的,整个实验过程可以简化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认识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学会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氦原子
 
;3个五氧化二氮分子
 
;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S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2)完成下列物质的分类:
a.空气       b.银       c.双氧水    d.葡萄糖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3)若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多种方法,其中可以选用铁丝、银丝和
 
三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
 

(3)解释冷却到室温后所产生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