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 碳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将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震荡 D.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解析】 A、碳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前碳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反应后铜为红色固体,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颜色变化,选项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震荡,会发现颜色变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错误。...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溶液的形成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水洗去手上的污渍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 用明矾净化黄泥水
B 【解析】 A、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是利用溶解原理洗去可溶性污物,利用悬浊液形成的原理洗去不溶性污物,故A错误;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故B正确;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故C错误;D、用明矾净化黄泥水,是因为明矾能加速黄泥水的沉淀,故D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Ca2+、K+、Cl﹣、NO3﹣ B. NH4+、Fe3+、Cl﹣、SO42﹣
C. Na+、Ba2+、SO42﹣、OH﹣ D. Ba2+、H+、NO3﹣、CO32﹣
A 【解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A、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A正确;B、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黄色,故B错误;C、Ba2+、SO42﹣在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8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也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且由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俗名为__________。
(2)由B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请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4)若E、F反应能生成蓝色沉淀,且F中的阳离子是K+,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生石灰或粉刷墙壁 配置波尔多液 配置农药 改良酸性土壤 在树上涂刷可保护树木 与沙子混合砌砖(任写一条)KOH分解反应 【解析】 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故A为铁,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故C为氧化钙,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故E为硫酸铜,由图可知,B能与A反应,也能与C反应,故B是一种酸,且B能生成E,故B为硫酸,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8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0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C 【解析】 A、比较不同物质间的溶解度,必须限定同一温度下,选项错误;B、根据图像,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选项错误;C、根据图像,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故30g硝酸钾可完全溶于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为×100%=37.5%,选项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变大,故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为解决边远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状况,凉山州某县食药监局为贫困户送去了医治外用创伤的消毒液,其中有一种俗称双氧水的消毒液,将其涂摸在受伤创面上时,能产生大量气泡,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H2O22H2O+O2↑。 【解析】 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在催化剂作用下会发生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研究和探索物质间的性质,总是建立在宏观与微观之间,现有下列图示:
(1)
若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则C与D的质量比是_____;
(2)
若C是氧化物,且A与B的分子个数比4:7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4:27; 4NH3+7O26H2O+4NO2。 【解析】 由题干可知A为氨气,B为氧气,C为空气主要成分氮气,反应方程式为 4NH3+O22N2+6H2O 质量比为:14*4:18*6=14:27;(2)由元素守恒可知C为二氧化氮,D为水,配平后方程式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 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Ag+和Cu2+ D.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A 【解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铁、铜和银,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铁粉会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如果还有硝酸银有剩余,铜会和硝酸银继续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 A、B、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只含有银,或者含有银和铜,或者含有银、铁和铜,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故A正确,B错误;C、D、反应后的滤液中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干冰 B. 高锰酸钾 C. 空气 D. 液氧
A 【解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 干冰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选项符合题意;B. 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B选项不符合题意;C. 空气属于混合物,而氧化物必须是纯净物,C选项不符合题意;D. 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