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中,变成红色

C.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D.镁条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并放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

A.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用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

B.制取气体时如果已经装入药品,也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

D.做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实验时,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再点燃气体,以防爆炸

E.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

F.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只有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小组对H2O2溶液制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探究一】: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H2O2浓度均为10%,以收集10mL气体为准)该小组采用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具体数据如下表:

催化剂种类

气体产生速率(mL/s)

MnO2

0.03

CuO

0.07

活性炭

0.12

(2)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3)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住右侧导气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若 ,则气密性良好。

(4)C装置应该选择 ,理由是

(5)原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6)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相同条件下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依次为

(7)为完成此探究,需要测定的数据有

【探究二】:探究H2O2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水浴温度控制在21℃,MnO2均为0.5g,H2O2溶液均为5mL,三颈瓶容积为250mL)该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依据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如下图像:

(8)实验中,恒压漏斗的作用是

(9)图1说明H2O2溶液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 (填“快”或“慢”),以10%H2O2溶液为例,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

(10)图2说明从温度看,H2O2溶液浓度越高,反应越 (填“剧烈”或“平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用适合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氦气

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④+3价的铝元素

⑤铁离子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割的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②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③氧气用于气焊 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⑤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物质中只含有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宜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 (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 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有 。写出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