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 想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我认为此气体可能是氧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1中的B(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E或C

③如果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我猜想的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a 端(填“a”或“b”)导入.
(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收集装置可采用图1中的E   (填序号).

分析 (1)①根据初中阶段实验室采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方法分析解答.
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所猜想的气体的性质来确定收集装置.
③根据猜想的气体的密度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而确定气体的进气口.
(2)根据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结合①中的分析,而确定另外的答案.

解答 解:(1)①在初中阶段我们所学过的实验室制气中,通过固液反应制取气体的,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或H2氧气O2);

 猜想 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我认为该气体可能是O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制取氧气是固液反应不用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难溶于水,故答案为:B、E或C.
③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如图装置收集要有向上排空气法,故答案为:a,
(2)利用B装置制气,反应物还得是固液反应制取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碳、氢气.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总结
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为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证明在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利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取氢氧化钠样品,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后不出现浑浊.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泡沫很少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固体不断溶解,表面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该山泉水经过蒸馏(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起到补血的作用,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现有下列仪器装置,请根据以下两个实验内容来选择、连接适宜的仪器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每种装置允许重复选用,每个装置内的药品都是足量的)

(1)[实验一]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和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研究该气体的组成:
①所选择的仪器装置及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是:该气体→B-E-D-A-C-B-E(填写装置的代号).
②按上述合理的先后排列顺序,设置第一个装置的目的是验证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O(气);设置第三个装置的目的是将原混合气体中的CO2除去.
(2)[实验二]某纯净的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气)两种气体,应将燃烧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AD(填写装置的代号),来测定该有机物的组成.若该有机物充分燃烧时耗去了4.8克氧气,先后连接的两个装置在实验后较实验前质量分别增加了3.6克和4.4克,则该有机物是由(写元素符号)CHO组成的,相应元素的质量比为3:1:4(写出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
(2)t1℃时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g.
(3)将t1℃时物质A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溶液变为是否饱和溶液 否(填“是”或“否”).
(4)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升温(填“升温”或“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海底世界动物园中表演者常携带氧气瓶.氧气能被压缩在氧气瓶中说明(  )
A.氧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质子数应为(  )
A.146B.92C.136D.2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