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重要的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H 氢 1.008 | 2He 氦 4.003 | |||||||
3Li 锂 6.941 | 4Be 铍 9.012 | 5B 硼 10.81 | 6C 碳 12.01 | 7N 氮 14.01 | 8O 氧 16.00 | 9F 氟 19.00 | 10Ne 氖 20.18 | |
11Na 钠 22.99 | 12Mg 镁 24.31 | 13Al 铝 26.98 | 14Si 硅 28.09 | 15P 磷 30.97 | 16S 硫 32.06 | 17Cl 氯 35.45 | 18Ar 氩 39.95 | |
19K 钾 39.10 | 20Ca 钙 40.08 | …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从上表中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根据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进行判断;
(2)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属于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3)利用元素的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
(4)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解决.
【解答】解:(1)根据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进行判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2)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为:24.31,由其汉语名称“镁”,可知其为金属元素;
(3)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所以它们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为NaCl;
(4)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解决,例如: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故答案为:(1)O(氧元素);
(2)24.31,金属;
(3)NaCl;
(4)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实验探究】
(1)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写出B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后,甲同学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2)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用细铜丝吊着一根长玻璃棒,在其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 (填数字序号)不变.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反思与评价】
(4)B实验反应后,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原因是 .
【表达与交流】
(5)写出C实验中a端铜丝表面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氧气的三态变化﹣﹣氧分子的大小和间隔发生了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 ③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
(4)利用装置A制氧气,A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5)利用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16 | 4 | x | 24 |
A.甲是反应物
B.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间质量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