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我校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之后,认为课本上实验存在不足,实验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原装置改进如图所示,成功的测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设计实验】
①经测定,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则注射器中至少应吸入
 
mL水(填整数);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之后,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
③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④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为
 
;气球的变化情况为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实验反思】请结合课本装置图分析,该改进装置比课本装置有哪些优点:(答一点即可)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设计实验】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以据此进行解答;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由于刚开始反应时气体受热要膨胀,而反应中消耗了氧气,所以反应后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要减小,可以据此解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实验反思】实验中由于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应该放置装置内的气体弹开橡胶塞,同时实验时尽量在装置内引燃白磷以防气体受热逸出,导致实验误差,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设计实验】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注射器中至少应吸入水的体积为:230mL×
1
5
=46mL;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白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由于刚开始反应时气体受热要膨胀,而反应中消耗了氧气,所以反应后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要减小;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实验反思】实验中由于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应该放置装置内的气体弹开橡胶塞,同时实验时尽量在装置内引燃白磷以防气体受热逸出,导致实验误差,
【设计实验】46;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先膨胀,再收缩;
【实验结论】
1
5

【实验反思】①防止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膨胀弹开橡胶塞.
②白磷在装置内即可引燃,避免装置外引燃使部分气体受热逸出,导致实验误差.
答案:
【设计实验】46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先膨胀,再收缩
【实验结论】1/5
【实验反思】防止白磷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膨胀弹开橡胶塞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磷立即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
B、20℃时,将10gb溶解在100g水中得110g不饱和溶液
C、20℃时,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g
D、降温50℃时a和b的两杯饱和溶液至20℃析出a一定比b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8.3g,则如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水电解(如图所示)实验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试管D中的气体是氢气
B、A为电源的正极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试管C中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两个空集气瓶,在空气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另取两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两
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
步骤二: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的样品中,观察
步骤三: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步骤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A、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氮气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
B、步骤三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
C、步骤四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D、步骤二中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方框右上角横线上应填写NA
B、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图b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8
D、11号元素与氟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正极
B、实验时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导电性
C、实验中电源为直流电源
D、该实验证明了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自来水厂需将天然水净化后才送到各家各户.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一般不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A.沉淀 B.煮沸 C.过滤  D.消毒 E.吸附  F.蒸馏
(2)自来水厂取水后常常加入絮凝剂(明矾)的目的是
 

(3)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