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ClB.O2-C.D.

分析 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会使微粒带电,从而变成离子.离子变成原子,则反之,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 解:A、Cl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B.O2-需要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C.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D.图中表示的是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答案:C.

点评 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要掌握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测出雨水的pH=5.6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C.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体现了酸的通性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会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实验室模拟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共有几个?
(2)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固体粉末由Mg、MgO和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为55.6mL.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产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A(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镁.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1.20g.
②结论:该样品中的成分是Mg、MgO和Mg(OH)2
【反思】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正确的有AB(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法判断氯离子是来自于盐酸还是原样品;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CaCO₃、Ca(OH)2(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
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样品中无NaOH
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碱溶液,pH>7
 B 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为酸性溶液,pH<7
 C 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浑浊 该气体可能是CO2
 D 滴加氯化钡试剂 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42-等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